一人公司:失業潮中的高新技術工作者
G20各國同意根據指標體係每兩年就改革的進展進行一次評估。
在經曆了業內普遍認定“中國綠色金融發展元年”的2015年之後,“綠色金融”在2016年再次麵臨著重大的發展機遇:伴隨“一帶一路”倡議的進一步 深化和落實,“綠色金融”理應成為對外戰略的“潤滑劑”,改善國家形象,提升中國國家話語權,助力中國可持續發展,最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實質性 的推動力量。綠色金融的迅猛發展,為中國崛起提供“彎道超車”的可能2015年4月,在先前綠色金融小組的基礎上,在中國人民銀行的領導下,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成立,成為中國曆史上首個以綠色金融為主題的 行業指導機構。
截至2016年4月底,成員單位擴大到140家,成員單位中的金融機構所管理的金融資產餘額135萬億元人民幣,占中國全部金融資產的 65%左右。諸多研究項目如環境效益評估、環境壓力測試、自然資本估值、綠色股票指數、綠色債券評級等都取得了可喜的進展。決策層與行業界的集體發力,使綠色金融在國內外都顯示出了崛起大國的後發優勢。
2015年秋季,習近平主席先後訪問美國、英國,綠色金融均是雙邊合作 的重要成果。2016年,在中國二十國集團(G20)峰會籌備期,在中國與英國主持下,專門成立了G20綠色金融研究小組,通過四次會議討論,最終原則通 過了《G20綠色金融綜合報告》。
如一切順利,綠色金融相關內容將在2016年9月正式寫入《G20領導人公報》中。
2013年,中國提出“一帶一路”倡議,同樣也需要從“綠色金融”的發展中汲取到經驗。像ASI、經濟事務研究所(IEA)和政策研究中心(CPS)與保守黨關係密切,主張回歸經濟自由主義和“小政府”,為撒切爾政府的執政提供了幫助。
3、“旋轉門”機製成為保障英國智庫影響力的直接因素。“旋轉門”是歐美思想庫比較重要的現象。
由於兩黨或多黨執政的特點,每逢換屆,卸任的官員很多會進入智庫,很多智庫的研究者會進入政府擔任職務,從而完成研究者與執政者的角色轉換。“旋轉門”機製不僅構建了智庫的人際關係網絡,其次搭建了知識與權力的橋梁,成為不同利益群體向最高決策者傳遞利益訴求的重要紐帶,使智庫的影響力滲透到政策製定的方方麵麵。